老媽蹄花,可以帶回家的成都美食

提起豬肉做菜,或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紅燒肉。“濃油赤醬”的做法十分入味,咬一口,唇齒留香,讓人欲罷不能。但我卻對豬蹄情有獨鐘。
讀書的時候,只要覺得累了,或者明天要百米測驗啥的,回家一撒嬌,老媽就會燉豬蹄黃豆湯給我喝。老媽喜歡買前蹄,說是肉多。做法很簡單,豬蹄去毛焯水, 加入料酒和生姜,用大柴火在土灶中慢燉即可。大約2到3個小時后,黃豆和豬腳相互融合,產生一種獨特的清香。香味從灶間一直飄到房間里,饞得我真想扔下作業跑去偷嘗幾口。
除了燉湯,另一種家常的做法便是紅燒,現在大街上賣的椒鹽香酥豬蹄也很受歡迎。新鮮豬蹄搭配各種辛香料,經過火的炙烤,那香味勾得路人直流口水。
每次去一個新的地方,回來后總想要嘗試著做幾道當地的特色菜。在成都,大街小巷隨處可見“老媽蹄花”的招牌,名字前綴不同,有“廖老媽提花”、“陳記老媽蹄花”、“易老媽蹄花”等等,味道不一,各有特色。在人民公園一帶,以“老媽蹄花”為名的館子更是不計其數。那日清晨,我們在人民公園喝完茶,走出公園,抬眼就看到正對面的“廖老媽蹄花總店”的紅字招牌非常醒目。肚子仿佛得了什么暗示,開始咕嚕咕嚕地鬧情緒,于是便“順從肚意”,大踏步穿過馬路,走進店內。(下圖來自網絡)
老媽蹄花是成都的一道特色傳統名吃,屬于川菜系,以豬蹄為主料配以白蕓豆等其他調味品精心煲煮而成。廣東人擅長煲湯,他們把豬腳湯稱作“豬手湯”,而成都人卻喜歡喚作“蹄花湯”,聽起來似乎更加妖嬈。
老媽蹄花講究火候與食材的處理,豬蹄處理要精細,豬毛剔除干凈,燉之前需先熱水焯過,去掉浮油,燉制時還需加入料酒花椒等其他香料,去除豬肉的膻味。乳白色的湯汁咸淡正好,蕓豆吃起來粉粉的,蹄花滑嫩細致,柔嫩爽口,夾一塊立即骨肉分離,按當地人說法叫做“又耙又糯”,入口即化,一點都不油膩。
蹄花是很多成都人的“心頭好”,甚至可以在燈火通明的深夜大排檔,看到吃貨們一邊啃著蹄花,一邊喝著啤酒,就像我們夏天的晚上去吃小籠蝦一般,瞬間感覺吃的不是蹄花,而是宵夜沸騰而又充滿煙火氣息的市井氛圍。
要在家里做蹄花湯,需要的食材很簡單,豬蹄、白蕓豆、花椒,生姜和細蔥。蕓豆在我家不常用,前幾日特地跑去菜場尋覓。10塊錢一斤,買了1兩,昨天晚上就開始用清水泡著。今天起早去買了一個大前蹄,足足有2斤重。處理干凈后,切塊,焯水。然后將豬蹄、蕓豆、還有生姜片、花椒、蔥、料酒一起放入高壓鍋,選擇蹄筋功能,大約2個小時后,出鍋,在濃濃的白湯上撒一些蔥花即可。
最后,地道的老媽蹄花少不了一碟合心意的蘸汁,這種吃法也成了老媽蹄花與我們常做的豬腳湯的一大區別。網上說老媽蹄花的蘸料是由生抽、芝麻油、蔥油、雞精、辣椒油、蝦皮、小蔥調成的,但我覺得這倒是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自己搭配。我的版本是生抽、芝麻油、香醋、現成的蒜茸剁辣椒、白砂糖、白胡椒粉和小蔥,夾一塊軟爛的蹄花,蘸上汁水送進口中,鮮香麻辣,吃一口就不想放下。
天冷宅在家里沒事兒的日子,就想喝點熱乎乎的,給老媽燉一碗老媽蹄花湯,雖無驚艷,但也足夠暖心脾胃!怎么樣,明天要不要試試?
推薦菜譜


- 相關推薦
- 菜譜大全
- 問答
- 圖片
- 魚香肉絲沒有“魚香”?這樣做,炒出和飯館一樣的味道
- 白蘿卜的新做法,家人直喊沒吃夠!
- 5塊錢的豆腐做出鍋包肉的感覺,宴客時露一手,倍有面子
- 這碗涼粉在家就能輕松做,清涼開胃又解暑,全家人都愛吃
- 冬瓜怎么做最好吃?試試這道肉沫冬瓜吧
- 這道夏季的快手菜,只用2勺蠔油,味道比肉還鮮!
- 雞蛋換種做法,比魚香肉絲還下飯,10分鐘出鍋,香噴噴!
- 自制檸香鳳爪,下飯下酒又能當零食,連骨頭都不放過,太過癮了!
- 新鮮豬肉做成豬肉脯,不愛吃肉的人也能吃個精光!
- 豬肝這樣炒,鮮嫩不腥,補血效果比阿膠還好!
- 豆腐怎么做好吃?試試叉燒豆腐,比肉還好吃哦!
- 空心菜別只知道清炒,這樣做才好吃!
- 蓮藕和荷蘭豆一起炒,清爽又開胃,適合高考的孩子吃
- 有了這碗自制牛肉醬,每餐能吃三碗飯,老干媽從此是路人!
- 適合新手做的家常黃燜雞,一炒一燜就完事,學不會就不應該了!
相關文章
廚友評論
??????
好棒??喜歡??
我每次去成都都要吃老媽蹄花,鮮香軟糯~
棒棒噠
好看
真棒!
棒棒噠
情人節快樂??????
情人節快樂,這個蹄花好有名的,太好吃了
棒棒噠
是的呢,靜靜地呆幾天才好每天喝茶吃火鍋??
棒棒噠
棒棒噠。學習了。成都是值得住一段時間的城市
營養豐富
文采很棒的美女
點擊查看更多